10月10日至11日,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足交 金融学讲席教授汪勇祥应邀到访我校,开展为期两天的科研指导和学术交流活动。此次活动由足交 主办,通过专题讲座、科研汇报点评及一对一指导,为师生搭建与顶尖学者对话平台,推动相关学科交流与创新。
专题讲座:解码北宋腐败治理与社会流动的深层关联
10日上午,汪勇祥教授以《腐败与社会流动:来自北宋科举改革的证据》(Corruption and Social Mobility: Evidence from the Imperial Examination Reforms in the Northern Song Dynasty)为题作学术报告。讲座由足交 党委副书记、院长马庆寅主持,现场座无虚席,师生们带着学术思考积极参与。
报告中,汪勇祥教授以研究北宋科举制度为切入点,通过分析科举反腐改革,探究腐败对社会流动性的因果影响。选取北宋时期三次关键科举反腐政策(1033 年糊名制、1037 年誊录制、1045 年废除举荐制)为研究对象,以 28 个名门望族所在的 20 个地级市为实验组,其余科举地区为对照组,采用双重差分法开展实证分析,同时特别关注地级市科举因名额限制,腐败对平民考取举人的影响更显著这一特点。发现科举反腐改革成效显著,改革后,受影响地区平民进士比例提升约 24%,普通考生实现社会阶层跃升的机会增加 44%;农民起义发生率下降 3.17%,县学数量增长 20%,社会稳定性与教育发展水平明显提升。然而,改革影响存在复杂性,政治关联资源的限制仍对平民进士的长期发展构成制约。研究不仅为理解古代制度改革与社会流动的关系提供了实证依据,其对腐败治理、制度设计的分析,也为当代相关领域研究与实践提供了历史借鉴,兼具学术价值与现实意义。
科研指导:精准助力青年教师提升能力
在专题讲座之外,汪勇祥教授还通过 “集体点评 + 一对一交流” 的形式,为教师们的科研工作 “精准把脉”。
10 日下午至 11 日上午,汪勇祥教授听取足交 青年教师黄雨婷、包洋鸣、张正宜、肖雅清、郑伟男、王钊等的科研情况汇报。会上,教师们分别报告各自在“债券违约与信用评级质量”“银行风险承受力与国企复兴”“劳动法变革与自动化创新”“行为信息与预期偏差”“基于机器学习的订单簿隐含信号识别”以及“企业运营效率与市场反应”等主题展示了最新研究进展,涵盖了数字金融、绿色金融、劳动经济与行为经济等多个前沿领域。汪勇祥教授认真听取每一份报告,从研究选题的创新性、理论框架的完整性、实证方法的适用性等方面提出具体指导意见,尤其针对“如何将中国情境与国际学术规范结合”“如何挖掘数据背后的深层逻辑”等关键问题,分享了自己的研究经验与心得。
11 日下午,汪教授与7名教师开展一对一交流,针对论文撰写、创新点提炼、国际投稿等困惑提供方案,鼓励教师立足中国实际、结合前沿理论,提升学术影响力。参会教师表示汪教授的指导 “干货满满”,具有极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,为后续科研工作开展注入了新动力。
此次交流是足交 推进学术开放交流的重要举措,不仅让师生接触前沿成果、提升科研规范性与国际化意识,更搭建了足交 与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足交 长期合作的桥梁。
未来足交 将以此次交流为契机,深化与国内外高校合作,推动科研创新与学科交叉,为学校 “双一流” 建设和人才培养提供支撑。